包頭地鐵被發改委緊急叫停之后,引起了各地方政府的警覺。在城市大拆大建的背后,基建熱潮下隱匿的金融風險會不會一觸即發?很顯然,決策者們已經注意到了這一現象。 2016年9月1日,國家發改委正式下發的《關于印發包頭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一期建設規劃(2016-2022年)的通知》顯示,包頭市正式成為全國建設軌道交通的第43個城市。項目規劃六條線路,總長度182.5公里,近期建設項目總投資為305.52億元,采用的也是目前最為流行的PPP模式。然而,時隔一年,原本獲得發改委批復、已經動工3個月的包頭地鐵項目,緣何突然被叫停? 根據相關媒體報道,來自更高層的一些意見建議,該項目應審慎建設。接下來,包括包頭地鐵項目在內的這波軌道交通類基建項目建設熱潮,或將面臨啞火——原本已經獲批的項目,很有可能在今后被叫停或延緩。 通過這些信息的梳理,可以判斷出以往“大干快上”的地方軌道交通基建熱,在中國被按下了暫停鍵。 地方政府建設軌道交通,上馬一些大規模基建類項目,是與當地實際情況、財政收入的匹配度、以及所采用的PPP、借貸等金融杠桿三點密切相關的。
中央高層之所以叫停這股投資“基建熱”,就是為了防止地方財政風險的進一步加劇,尤其是當地方財政收入和基建需要的資金總量不匹配、甚至完全背離的一些項目。 在一些地方大規模搞基礎建設,本身是否需要?當前人口規模下是否有必要上馬基建類項目?有沒有必要采用PPP模式以及銀行借貸等形式去籌措資金?這背后與中央高層所講的,“搞活實體經濟、降杠桿、化解金融風險”的整體調控思路,是否相符? 包頭地鐵項目緊急叫停背后,明確傳達出的,是中央決策層對基建財政政策調控的態度。 近幾年,基建領域內,在中國規范了發債、地方政府舉債等行為后,PPP儼然已經成為地方政府的一根“救命稻草”。然而,隨著PPP風險逐漸被暴露出來,所謂的明股實債,明著搞PPP,實際上地方債務風險依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。以包頭市地鐵項目為例,305.52億元的項目投資,絕大部分資金來源于PPP模式,不僅為地方帶來了沉重的財務負擔,也為金融風險埋下了隱患。 更為重要的是,包頭項目盲目上馬,與中央下一步要盡快提振實體經濟,關注金融風險是不匹配的。它的暫停是中國高層對一些地方、某些領域出現的基建冒進、基建熱的糾偏。
同時,這種高層對基建項目的財政思路的徹底轉變,給一些正在發生、已經出現過熱、以PPP為名義的基建項目提了一個醒,以后地方政府上馬基建類項目,更應該注重科學規劃、關注地方財務承擔能力,注重當地的實際建設需求,而不應著眼于不切實際的“大干快上”、“大拆大建”。 毋庸置疑,中國是基建強國,無論從規模、數量以及建設速度,都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。高鐵、公路、機場、地鐵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在貫通南北、方便民眾、帶動就業的同時,對推動地方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。地方政府之所以熱衷于上馬基建項目,也有迫不得已的難處,尤其像內蒙古包頭一樣,以往依靠于能源發展的城市和地方,在實體經濟發生轉變的情況下,如何保持地方經濟發展,很大可能會選擇大規模舉債基建類項目。 不僅包頭、武漢,許多地方政府也在采取這一措施。在以往的發展路徑下,這一基建熱是可以理解的,但在新一屆政府、新一輪調控背景下,當中國把“防風險,提振實體經濟”作為經濟發展的主基調時,這一投資策略就顯得不合時宜了。所以,對于地方政府而言,以及其他還想要大規模上馬軌道交通基建類項目的城市而言,他們被停下的不該是一個地鐵項目,更重要的是停下以往依靠投資、依靠基建、依靠大規模舉債,過度消耗、透支未來的發展思路。